:::

國立臺灣科技大學EMI教學資源中心回首頁

:::


技專校院提升學生英語能力策略作法及參考資源指引


一、 背景說明

為提升技專校院學生之英語能力與國際競爭力,本部近20年透過政策引導與競爭型計畫,鼓勵與協助學校提升學生英語能力,自95年起之獎勵科技校院教學卓越計畫,請各校將提升學生英語能力納入計畫規劃,另自94年起為協助各校推動雙語相關計畫之推動,設立北、中、南三區英語教學資源中心,提供教師增能研習與英語資源共享。近期則自107年起透過高等教育深耕計畫,鼓勵學校厚植學生英語基礎能力與多元視野,112年起更將ESP課程推動相關措施納入主冊。自110年起配合行政院2030雙語政策發展藍圖推動「大專校院學生雙語化學習計畫」,以強化學生英語力,推動全英語授課(EMI),整體提升高教國際競爭力為目標,並於第2期計畫(112~114年) 增加EAP、ESP及寫作中心輔導機制強化學生英語能力,以利銜接EMI課程。

透過前述政策引導與競爭型計畫,多數學校已結合高教深耕計畫、雙語化學習計畫與校內政策推動等,積極推動英語融入專業課程、增設語言自學平臺與國際交流機會,惟技專校院學生英語能力與未來職場需求仍有差距。為切實達到提升技專校院學生英語能力之目標,協助學校落實計畫執行,爰彙整學校推動大一開設ESP課程、提升學生英語能力之實施措施及可運用之參考資源,提供技專校院參考應用。

二、 目標

  1. 透過大一英語課程改革,開設EAP/ESP課程,強化學生英語力並協助銜接EMI課程。
  2. 培養學生未來實習、職場工作所需之專業英語能力。

三、 推動策略及作法

技專學生英語能力程度差異大,學校應掌握學生入學時能力概況,採行分級授課、循序漸進教學等方式,並善用相關學習資源,協助學生提升英語能力。

(一) 建構英語學習支持系統

  1. 學生分級授課:
  • 於入學時舉辦全校英文會考或依英檢成績進行分級,實施大一、大二英文能力分級之小班教學。
  • 建議可依據學生英文能力,規劃其循序漸進學習方式與學習路徑,如:EGP→ESP→ESAP→EMI;以提升學生職場英語溝通能力、專業領域詞彙使用能力與文化意識感知能力等。

2. 大一開設ESP/ESAP課程:

  • 建議以院為核心並主導開設ESP/ESAP課程,強化學生專業大領域之聽說讀寫英文能力,並結合必修英語課程進行規劃。
  • 可多元開設文化類、職場類或跨領域(如SDGs) 之ESP/ESAP微型課程或微學分課程,學生可針對自身需求進行選修。

3. 建立教學助推(補救)機制:針對學生在聽、說、讀、寫四個面向的不足部份,設計符合其需求之扶助課程班,或是針對不同英語程度之學生開設分級扶助社群。

4. 推動英語必修課程先修班:暑期開設基礎英語先修課程/銜接課程、及學期間開設文法/正音線上課程等,以協助銜接英語課程全英語授課。

5. 逐步實施全英語授課:英語課程逐步實施全英語授課,可採部分時數型、學期型進行方式,並鼓勵教師全面使用英語教材。

6. EMI/ESP/ESAP課程規劃以學院領域背景結合實作:以學院領域為主軸規劃課程,並強調實作產出與應用能力,每學期規劃合作型共同任務,如Better Communities, Innovations in my Life, Crafting your professional identity等,並透過線上展覽進行班際、院際交流等成果展示活動。

(二) 強化學生自主學習

  1. 線上語言學習資源:開發或購置聽說讀寫之線上自學或測驗系統,學生可以隨時隨地安排學習時間,充分利用課餘時間進行聽、說、讀、寫之綜合訓練;也可與國外開放課程平臺合作,學生隨時隨地可登入學習,如Coursera平臺等所提供之微課程,強化學生能力和學習體驗。
  2. 提供ESP/ESAP自學教材:發展專業領域及職場單字表及題庫、學院專屬英語教材、職場英語電子書等,錄製ESP/ESAP/EMI等多元微型課程,融入校內英語課程或提供學生自學使用。
  3. 設置沉浸式英語學習空間:建置外語情境空間或學習區,規劃多元活動,如桌遊、電影欣賞等,以提升學生口說能力與學習興趣。
  4. 成立學生社團/小組:鼓勵由學生發起之EMI課程學習社團或小組,如英語開口說小組,透過同儕合作學習力量、搭配使用校內外語情境空間,提高學生學習動機及練習機會。
  5. 駐點英語教師輔導:透過校內社群,公告駐點英語教師或英語TA教學資訊及可線上預約諮詢,提供免費英文駐點輔導,協助學生對課後報告、作業、英文檢定聽力與會話練習等,以解決學生對雙語課程遇到的困難。
  6. 英語學習護照:設計英語學習護照及聽說讀寫學習任務,包含如「單字挑戰」、「寫作練習」及「英語會話實踐」等,每完成一項任務,學生即可獲得相應的學習徽章或集點,增強成就感並持續保持學習動力。

(三) 鼓勵學生參與培力英檢(或其他英語檢定)

  1. 開設英檢輔導課程:每學期開設主題式輔導課程,並將英檢教材融入課程中,包含證照輔導班及小單元主題(如:發音、閱讀、文法、寫作等)輔導課程。
  2. 引入外籍TA增加口說練習:口說練習可增強學生的自信心,更能實際應用所學,且有助於學生正確學習和模仿該語言的發音。運用校內外籍生TA,改進聽說能力及口音練習,提高學生的聽力及口說能力。
  3. 強化閱讀及寫作:依學生程度、英語學習動機強度分班上課,如開設小班制「英語普拉斯」課程,強化學生較弱的閱讀及寫作等。
  4. 提供線上模擬試題:開放語言中心教室或線上自學資源,鼓勵學生使用模擬試題練習,提高學生英檢通過率。
  5. 訂定補助辦法:訂定參與英文檢定報名費補助辦法,鼓勵學生透過英文檢定設定學習精進目標。
  6. 通過門檻提供獎學金:學校制訂獎勵辦法,提供通過門檻的學生獎學金。

(四) 舉辦多元文化交流活動

  1. 辦理英語文相關競賽:設計趣味且具挑戰性的語言活動,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,如「英語簡報競賽」、「英語演講比賽」與「專業英語單字大挑戰比賽」,提升學生專業領域英語應用能力及專業詞彙量。
  2. 結合外籍生辦理異國文化交流活動:邀請外籍生合作規劃異國文化體驗活動(可跨校或區域),拓展學生國際視野並培養跨文化國際觀。
  3. 舉辦海外實習或交換經驗分享活動:透過學長姐或校友的經驗分享,學生可以深入了解海外實習或交換期間所需的英語能力,如課堂討論、專業簡報、跨文化溝通及職場英語應用,進而意識到語言能力對於國際學習與職涯發展的重要性。
  4. 創造英語校園情境:辦理交流及全英語活動,如EMI/ESP/ESAP學術週等,規劃國外講師演講、學生英文競賽、EMI/ESP/ESAP課程成果展覽等,創造英語生活學習情境,將雙語教育融入校園生活。

(五) 提供教師教學支持系統

  1. IR研究回饋教師教學:針對全校學生英語學習進行IR研究,包含學生英語學習動機分析、創新教學滿意度、學習成效前後測分析等,提供教師教學回饋。
  2. 教師社群:鼓勵教師籌組教師(跨校)社群,藉由開設ESP/ESAP/EMI課程,社群內教師共備課程及教材教案。
  3. 開課補助:學校制定相關辦法,提供教師開設ESP/ESAP/EMI等課程補助或獎勵,提高教師開課意願。
  4. 參與培訓:鼓勵教師參與資源中心辦理之EMI/ESP教師培訓,及辦理EMI教學分享與工作坊。

四、 推動資源

(一) 臺科大EMI教學資源中心

為協助技專校院推動雙語教育,於臺科大設立雙語計畫教學資源中心,依據技專特色及需求,提供技專校院推動雙語教育不同階段之客製化資源服務,積極辦理教師增能培訓及鼓勵教學創新翻轉,協助提升技職學生針對實習、職場所需英文能力。推動項目包含:規劃技專EMI、ESP教師增能培訓;籌組顧問專家團隊,提供教師教學諮詢及觀摩;組織跨校教師社群,發展ESP/ESAP課程及教材;辦理跨校EMI TA與EMI Tutor培訓;發展ESP/ESAP準課綱等。資源說明如下:

  • 實地拜會學校及建立資訊共享平臺:臺科大EMI教學資源中心實地拜會各校,深入了解不同階段學校推動EMI的狀況及挑戰,將各校辦理的第一手資訊與經驗納入規劃服務項目考量,並邀請加入臺科EMI教學資源中心群組(Line),逐步建置資訊流通平臺,除了定期發佈中心各項活動訊息,也提供學校間互相交流合作,形成支持性社群,促進資源整合及擴散。
  • 辦理EMI教師培訓支持專業發展:每年舉辦2梯次教師36小時EMI認證培訓課程、ESP/ESAP教師24小時培訓課程、教師EMI增能講座/工作坊等,也支持各學校向資源中心提出培訓的需求。
  • 舉辦TA培訓支持教師教學:增進EMI課程教學助理教學專業知能發展,資源中心辦理至少2梯次TA培訓(基礎與進階兩階段),其中基礎課程開設採中英文對開兩場次,並全採線上授課,參訓學生可自行選擇要中文或英文場次。
  • 籌組跨校教師社群強化網絡鏈結:為發展ESP/ESAP課程,鼓勵學科教師與語言教師共同協作,推動教師成立跨校教師社群,針對ESP/ESAP課程綱要及教學內容進行交流討論。透過跨校社群之方式,鼓勵不同領域之教師跨校交流觀摩、彼此關注課程規劃、授課語言的使用等。
  • 發展ESP/ESAP準課綱協助銜接EMI課程:為鼓勵學科教師與語言教師共同協作,發展不同領域、多元領域之ESP課程大綱,資源中心支持成立教師跨校社群,共同發展ESP課程大綱、切磋教學經驗、研發課程輔助教材等,持續發展ESP課程。
  • 辦理Tutor培訓返校提供學生學習指導:臺科大資源中心為協助技專校院提升學生英語能力,特規劃辦理「EMI Tutor學習指導員」培訓,這些Tutor可進駐於學院內或學校雙語教學中心,協助同學修習ESP/ESAP課程、擔任EMI課程修習學伴、也可指導學生在英語學習、修課、報告等諮詢服務等;不同於TA專注於專業課程中的指導(具有專業知識),而學習指導員著重於課堂之外、非正規課程時提供學生各項EMI的學習指導及陪伴。
  • 提供EMI教師一對一諮詢輔導:匯集不同領域具EMI授課經驗之優良教學老師們擔任顧問教師,提供其他學校教授EMI之教師根據自身諮詢需求,向資源中心提出觀課或教學經驗分享申請。

(二) 其他技專校院資源共享(附件一)

技專校院提升學生英語能力策略作法及參考資源指引_附件一

技專校院提升學生英語能力策略作法及參考資源指引_內文及附件(奉核)

五、 學校可運用經費來源

  • 高教深耕教育深耕計畫
  • 大專校院學生雙語化學習計畫補助經費
  • 學校自籌經費